碎片

五点多醒了,失眠,强装睡觉,八点张一鸣闯进门,厉声叫道:“张明瑞,起床!”


今天是整个屋子的人一起去看TEDxSeattle的日子。上次和大家一起出来的时候还是十月初,被苏宁领着一起做园林种树的公益活动。 立冬刚过,西雅图的早晨阴冷湿润,走在路上有轻轻拍到脸上和膝盖上的寒风。

我已经快摸清这座城市的脾气了。我用“她”来称呼西雅图,因为这座城市集聚所有阴柔的特点:作为美国唯一一个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地区,十月开始便阴雨连绵。我早听学姐学长嘱咐,这里的雨几乎天天下,要做好心理准备——我特别地讨厌长期的雨。短暂而剧烈的暴雨让人爽快酣畅,淅淅沥沥的雨只让人感到无精打采,似乎全世界都发霉。但这里的雨似乎更轻柔:手机屏幕上预报是雨,用的是“shower”,不是“rain”,shower是淋浴的意思,街上的雨,有点像花洒,轻轻飘到脸上没什么感觉,走进屋子衣服没怎么湿透,倒是给整个城市洗了一次澡。

去市中心要坐372路,因为我的晚起,大家错过了卡好时间的那班车。十分钟后,第二辆车门打开,司机把右侧车轮放瘪,方便人们上车。跟司机问好,然后找个位子坐下—美国的公交似乎总有位子。车里放着暖气。西雅图并不很冷,除了雨时的室外,哪里都是暖的。人也是暖的,迎面走来的人会跟你微笑,流浪汉和善的跟你说,“one dollar, my friend”,就算直接走过去,他们也会接着说,“It’s OK, have a good day my friend”。深夜的马路没什么令人发颤的飙车的轰响,校园里每个办公室的桌子前都会摆一个牌子,上面用各种语言写着,“仇恨在此没有立足之地”。

几乎每次和当地人的聊天时,都会被问到,“How do you like Seattle?” 我说,超赞的,这里景色棒极了。华大校园的樱花已经谢了,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金黄。我们住的路的两边是茂密的树林,以及断断续续的砖屋或木屋。房子后面还有一块巨大的社区菜地,穿过这片布满葡萄藤和南瓜叶的地方,是一片巨大的草地足球场。我曾和张一鸣在那里练过一次球,带着刚买球鞋的新鲜劲儿,把足球踢得特别高,然后看它从清澈的天空中落下来。

这个城市温暖而友好,能遇见她是我的幸运。

image 房子的后面就是树林


我们稍微迟到了几分钟入场。刚刚坐下来,演讲人正在富有激情地讲“all the data you see is bullshit”,看看大屏幕,竟然是前几周在课堂上聊天的我们系的教授。Information Science,这是我的专业,我们的学院叫做iSchool,所有学院的东西都要加一个i,iWeek, iPhD,iConference —— 听起来像是在为苹果打工。什么是Information Science?清华有一个很大的学院叫做信息学院,包括计算机系,电子系,“信息科学”是一个大的方向;这里却有一个单独的系叫做信息科学系。当初教授面试我的时候,问“你为什么没申请计算机系呢?”我说,因为信息学系比计算机系更多样化,在这里我可以吸收不同背景的人的看法。其实纯粹是我当初想找的老师在信息科学系,而且计算机系只提供夜校硕士,读博士又找不到想跟的老师。信息学系还是计算机系?管它呢,要我就行。

结果这两个系的培养方案完全不同。计算机系的同学这学期只需要选一门专业课,其余时间可以用来做研究;信息学院跟我们刚入学的十一个博士说,你们第一个学期,两门必修,一个叫做“研究方法”,一个叫做“信息学概论”。我还多选了一门,叫“大数据和算法的伦理与社会问题”。

听起来挺正常的,然而后两门课简直是对我极大的折磨。“信息学概论”每周会挑选一篇信息学领域经典论文让我们阅读,上课大家一起讨论,然而教授是“哲学教授”,每周读的论文跟我脑海中的“信息科学”无甚关系,除了一次读到香农那篇“通讯的数学原理”之外,其他诸如“印第安人的文化”、“知识的分类”、“信息和知识在哲学上的解释”或者“女权主义的‘场合知识’(situated knowledge)”, 完完全全都是我读不动的:什么玩意儿? 另一门课,“大数据和算法的伦理与社会问题”,选课的时候我觉得,应该是教授一些前沿的算法,以及这些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影响 —— 结果是一门社会学的课,每周要读四五十页的社会学论文或者书(比如福柯),上课要围成圈一起讨论权力的流动,统计在权力实施中扮演的角色之类的问题。第一节课之后我就完全懵了:老师在课上说的每一句话,大家讨论时的每一句话,我都听!不!懂!什么epistemology, ontology,post-structuralism……总之我后来基本上放弃讨论了,只能是在别人说完后回以善意的微笑以及缓缓的点头,代表“我懂了,你说的很对”。如果非要我发言,没问题,“yes, I also think so”。

我的同学们,来自各个领域:图书馆学(什么玩意儿?),数学和物理系,计算机系,也有信息科学系的正统学生;女生有六个,男生四个;研究方向分别是:可视化,女权主义(???),有色人种和少数派(???),图书馆学和儿童教育(???),辅助交互技术,输入交互技术。当我惊讶于并不是所有同学都会写代码,或者研究算法的时候,我意识到,这个iSchool是真的“多样化”……

多样化有好处,也有麻烦的地方。麻烦的地方就是,我在上一些似乎和我领域完全不搭边的课,即使能力不够,也要硬上。好处是,读完那些晦涩的社会哲学论文之后,我发现自己读计算机领域的论文的能力简直得到了飞升。iSchool 包含的领域实在是太多,但凡与信息相关的都会有;但又不是大杂烩,相比计算机系,这里的技术更关注“人”的一部分,人与信息的互动,人的行为和感知;以及科技和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。总之,不是一个技术至上的地方。相比于对特定领域技能和知识的训练,这里更倾向于训练研究和思维的方法。突然感觉这个理念很牛逼。


上午演讲嘉宾里有位高中生,他的演讲主题是“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”,因为他为了推进新的环保标准,把州政府告上法庭。下午演讲嘉宾里有一对父女,他们创立了“箱子计划”,为西雅图的流浪汉提供固定住所。这些住所是他们设计的一些小木屋,经过志愿者和当地居民的合作,把木屋放在一些居民的后院里。也有难民团体合唱团的演出,时尚设计师的环保服装走秀……

image 也有人在台上表演自己发明的六弦小提琴

有一点是我觉得这里和家乡不一样的地方:人们对“自由”和“思想”的实践更加具体化。他们看得见摸得着,有时候是校园里举着牌子说“拒绝堕胎”的组织;有时候是老师留的作业,“读完这些阅读材料,你有什么想法?你同意哪些观点,反对哪些?”;有时候是随处可见飘着彩虹旗,或者“black live matter”的房子。在国内,身边基本没有变性人,最著名也是我仅知的,是金星;在这边,我的一位教授就是变性者。打开谷歌地图,可以看到各种流浪动物的收养机构,非政府的残疾人和难民关怀组织;在国内,我猜如果有人想模仿“箱子计划”,那绝对是违章建筑,更别提某些桥墩下面的水泥锥了。

如果每个人在你身边都会谈论“女权”,“政府集权”,“黑人和少数派的歧视”,就算再怎么不接触政治,你会不自主地卷入其中,“被迫”进行思考。原来不是只有代码和时髦技术才是生活,人种的多样化让这里更关注国内很少谈及的问题,并且深入人心。


周五晚上和一位年长的美国人吃饭,他在华大读的医学博士后,后来做过医药,通讯工程师,独立发明工作者,现在是一个非盈利慈善机构的负责人。他跟我说,年轻的劣势在于,要顾及太多,不确定性太多。你要关心你的学业,关心你未来做什么样的工作,赚多少钱,家庭怎么样,人际关系如何维持;你知道么,变老的一点好处就是,你变得越来越自由。经历这么多回头看的时候,有些不再那么重要,还有的已成定局,你的拘束越来越少。我说这应该是人成长过程中,心态变化的自然过程。

他没有反对,但是问我,如果一个人能返老还童,再活一次,你觉得他的人生轨迹是重演,还是完全颠覆?

他说,在我看来,一个人的内在是不会变化的,比如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。再来一次,更可能是让这些东西得到强化,而非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。

我觉得有一点很对,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改的。再怎么轮回,一个人想要的生活类型是不会改的。

他还说,变老奇妙的一点在于,你观察到了这个世界的变化。这段时期是你见证的,多么幸运!

更幸运的是,你还有机会在这段变化中添上一笔。









image 室友全家福!(多了个老外)



© Mingrui Zhang. All rights reserved.